时间:2024/3/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上世纪60年代,一首《乌苏里船歌》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这首改编自赫哲族传统民间小调、带着渔猎民族特有旋律的歌曲,在世界民歌之林赢得一席之地的同时,也将古老、遥远而又神秘的赫哲族推向世人的面前,让很多人生发出对乌苏里江水和赫哲人生活的无限向往。乌苏里江上渔舟唱晚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世居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的赫哲族,与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清康熙二年(公元年),“赫哲”这一族称始见于《清圣祖实录》中。历史上,赫哲族曾被称为“东亚雄族”,与外来侵略者进行过殊死搏斗,也是在抵御外辱、历尽磨难的奋勇抗争中,赫哲族人数不断锐减,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曾对赫哲、鄂伦春等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推行过种族灭绝政策,一度使其濒临灭绝,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剩余不足人。如今,经过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我国境内的赫哲族已有五千多人(年统计),但仍是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大部分聚居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八岔、饶河县四排三个赫哲族乡及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熬其和抚远市乌苏镇抓吉两个赫哲族村。三江沃野、山水纵横,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广阔的自然空间,塑造了赫哲族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生活习俗:他们用铜叉、桦皮船开辟鱼滩,用弓箭、托日乞创建猎场,用嫁令阔歌颂咏生活,用伊玛堪传唱着英雄的民族史诗;他们穿鱼皮、驾狗车、吃生鱼、住撮罗……从吃穿住行的日常,到婚丧嫁娶的风俗,乃至手工技艺、民间文学、宗教信仰等等,无不烙印着浓烈卓殊的赫哲风情。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鱼皮部落”在同江市区通往三江口景区的沿江大道一侧,临江坐落着新建成的赫哲族鱼皮文化艺术馆,木饰的外观造型颇具原始而质朴的韵味,步入馆内,迎面是一副九龙画壁,走近了瞧,才发现整幅画都是用鱼皮创作而成,而整个艺术馆主要展出的就是赫哲族特有的艺术珍品——鱼皮画。赫哲族鱼皮文化艺术馆有“无纸剪纸”之称的鱼皮画,是赫哲族独有的传统艺术,分为镂刻和剪贴两种形式。天然的鱼鳞花纹与民间的古法技艺相辅相成,赋予其“天留文锦”般浑然天成的独特魅力和蓬勃鲜活的艺术生命力。游走在展馆里细细观赏,每一幅画作都意境深远、立体感十足,它们拥有不同的主题,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有的笼罩着萨满教的神秘气息,有的承载着远古时代的英雄事迹,有的饱含吉祥寓意,有的就是记录赫哲人的真实生活……图腾鱼皮画以英雄史诗为主题的鱼皮画据馆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要制作一张精美的鱼皮画,首先必须对鱼皮进行加工处理,从剥制、去麟、晾晒,到捶熟、漂色,整个处理过程大概需要3天左右,每一环节都需细致谨慎。鱼皮处理好之后,再根据勾勒出的初稿,选取适当的鱼皮进行剪制、粘贴,或是镂刻。鱼皮画一般收藏几十年都不会变质,又因制作材料难得、纯手工制作,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和珍藏价值,每一幅鱼皮画的旁边都有标价,从几百到几十万不等。标价38万的“大展宏图”鱼皮画如果说鱼皮工艺美术品的诞生奏响了新时代赫哲鱼皮文化的序曲,那么在此之前的鱼皮衣物则是赫哲族历史舞台上最浓墨重彩的主旋律,也是鱼皮制品中,历史最悠久、工艺最繁复、传承最完整的部分。“鱼皮柔共兽皮夸,五色相辉映日华。裁作衣裳为袜线,天留文锦与渔家。”晚清诗人沈兆褆曾对鱼皮服装有过生动的描述。然而,将鱼的皮肤穿到人的身上,绝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中间是赫哲人漫长岁月中的无数次尝试,也是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交相融,最终,一套别具一格、奇特而复杂的工艺被创造出来,赫哲族由此喜提“鱼皮部落”之美誉,很长时间以来,“鱼皮衣”更是成为识别这一民族的唯一标志。一件鱼皮衣的制作,往往要经过“剥皮、晾干、鞣制、拼接、裁剪、缝纫、染色、贴饰”等几大工序。乌苏里江、松花江和黑龙江中鱼产丰盛,几乎所有的鱼都能用来制作鱼皮衣,最好的自然是大马哈鱼的鱼皮,不仅结实耐磨,而且纹理细致美观,普遍用于缝制衣袍,此外还有鲤鱼和鳇鱼,通常选用十几斤或几十斤的大鱼。胖头鱼和狗鱼往往用来做裤子和鱼皮线,鲶鱼、细鳞、哲罗可做靰鞡、手套……鞣制鱼皮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既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所用工具多由木质坚硬的桦树制成,包括木槌床、木槌、木齿锯等。人坐在矮凳上,两脚踏在木槌床上翘的两头,将鱼皮放在木槌床的凹处,反复捶打、翻动、揉搓,直到鱼皮柔软、泛白为止,这个过程很费力气,所以一天下来也只能鞣制几张鱼皮。鞣制好的鱼皮要根据颜色的深浅和鳞纹的大小进行筛选,再进行艺术性的拼缝相接。拼缝时必须用胖头鱼皮制成的鱼皮线和鳌花鱼肋骨刺磨成的鱼骨针,这样的线韧性强、弹性好,这样的韧性强、针够坚硬,拼缝好鱼皮布自成一体,很难看出缝隙。古时的赫哲人还会自制植物染料在鱼皮衣的领口、袖口、下摆等处染上各种图案和花样,使其更显高档精美,还会打磨鱼骨、贝壳等作扣子、配饰等,可以说赫哲民族的审美情趣早已完美地体现在他们的衣着上了。艺术源于生活一切地域文化的发端和形成,都来源于这个地域的民族日常的劳动生活,也就是说,什么样的劳动生活方式,决定了这个民族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意识形态和文明,而赫哲族的“鱼皮文化”便要归根于“捕鱼”——这项赫哲人赖以生存的生产活动。赫哲人的生活离不开鱼,据乡里的老人讲,以前他们都是以吃大马哈鱼的次数来计算自己的岁数的。秋天是马哈鱼的汛期,也是最佳捕鱼季和丰收季,春天可以捕捞各种杂鱼。夏天他们休养生息,修补渔网、整理渔具,到了冬天,长达7个月的结冰期反而是他们破冰冬捕的大好时节。冬捕是最考验捕鱼技巧的,经验丰富的老渔民,会根据观察冰面的颜色,来选择下网的地点和时间,通常要打两排冰眼,然后将百米多长的大拉网从中穿过,每一次起网都是成千上万斤的收货。独特的生活劳动方式,在创造着物质的同时,也丰富着精神世界。相传,早期赫哲人捕鱼或打猎归来时,都要围着篝火取暖,并进行一些娱乐活动以消遣庆祝,较为流行的是讲些幽默的小故事或小笑话,称作“说胡力”,还有讲神话传说、地方风物的“特伦固”。“嫁令阔”是赫哲族民歌小调的统称,题材多为颂歌、渔歌、情歌、狩猎歌等等,还有最具赫哲民族特色的“伊玛堪”。是赫哲族独有的一种口耳相授、世代传承的古老说唱艺术。往往由一人表演,说一段,唱一段。它的内容丰富、繁杂、篇幅宏大,叙述的大多是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征战与联盟、氏族之间的血亲复仇、民族兴衰、维护民族尊严和疆域完整的英雄故事,也有一些降妖伏魔、追求自由和歌唱爱情的,还有讲述萨满求神、渔猎生活及风土人情等,堪称完美再现赫哲族英雄人物、历史变迁与民俗风情的大型古典交响诗。“赫哲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舞蹈极富感染力,他们的传统体育也极具竞技性、趣味性和观赏性。”同江赫哲族博物馆二楼展厅里展出了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包括摔跤、射箭、划船、叉草球等等五十多种,据说大多源于渔猎生产、生活和古代战事之中。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如期举办的乌日贡大会,是赫哲族最为大型的民间文化活动,这一天,散居在各地的赫哲群众,都要穿上民族盛装,齐聚节庆举办地,参加竞技传统体育游戏,他们载歌载舞,尽情享受着属于自己的节日欢乐。赫哲两三事全鱼宴——赫哲人的美食离不开鱼,如今来到赫哲族乡,必须要尝一尝赫哲全鱼宴。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这里的鱼儿又鲜又美,塔拉哈、锅包鱼、杀生鱼、炒鱼毛、鱼丸汤……一条鱼通过不同的方法烹制和调料佐味,可以曼妙出千差万别的舌尖体验,而每一种又都是恰到好处的鲜嫩美味。萨满信仰——赫哲族历史上信仰萨满教,信奉万物有灵。他们崇拜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祖先。他们的萨满分河神派、独角龙派和江神派,有治病、送魂、祭神、占卜、求子、跳路神等多种功能。萨满崇信在赫哲族精神领域里一直占有特殊的位置,萨满文化的印迹,至今仍隐约可见。丧葬习俗——赫哲人的丧葬仪式根据死者的死因各有不同:狩猎死于山中者,以桦树皮或者树枝裹尸架在树上,待二三年后埋葬;死于家中者,停放三日后埋葬;死于非命者隔日埋葬。小孩死后不埋葬,用桦树皮卷起困扎好挂在树杈或置于离住处较远的树林、山坡上。认为孩子灵魂弱小,埋在地下无法出来,恐其不能转世和怕自己不再生孩子。赫哲族语——赫哲族有本民族语言,却无文字,其属阿尔泰语系,与古女真语有着渊源关系。作为独立的语言,赫哲语曾是赫哲人普遍掌握和使用的交流工具。但随着生存模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及受其他文化的影响,赫哲语的功能急剧减退,已成濒危语言。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